老家的年俗

老家的年俗

文/王凤贵

老家有“小寒大寒,杀猪过年”的说法。一到小寒这个节气,就说明离过年不远了。离开家乡30多年了,因为把老人接到了市里,也有10来年没回老家过年了,但对老家的年俗却是念念不忘,一提起过年,那温馨的一幕幕,就闪现在我的眼前。我的老家地处冀东南平原的衡水枣强县,那里离山东很近,我想老家的一些风俗习惯,可能是受孔孟影响较大,规矩也很多。

 老家的年俗之一:祭祀

老家民风淳朴,讲究以孝为先。过年了,自然不能忘记那些故去的祖先。过年很重要的内容,就是祭祀先祖。过年的祭祀,不像平时的祭祀哭哭啼啼,而是在欢庆的气氛中,回顾先祖,对他们表示敬意。

年三十一大早,家家户户的家庭主妇们便开始准备贡品,男人们拿出一年才挂一次的家谱,收拾好贡桌,恭恭敬敬地将写有故去亲人们名字的家谱悬挂在正屋西侧,就我们一个村规矩也不一样,有的是正中。

吃过早饭后,家中一大人带一未成年男性,拿上四根香,几张纸钱,几个鞭炮,到村头朝着亲人去世后出棺的方向,堆上四堆土,插上点燃的香,点上纸钱、鞭炮,默默念叨:请老爷爷老奶奶回家过年,如果当年去世了亲人,还要专门叫上这个亲人。

这些仪式结束后,拿上两根正燃烧的香,念叨着老爷爷老奶奶回家,回到家中,把两根香插在已经准备好的香炉上,然后在自家院子里放上一阵鞭炮,表示先祖们已经回家过年来了。家里的女长辈便烧起纸钱,念叨老人们回来过年了,保佑全家平安等等。家谱前摆满了贡品,请先祖带回来的两根香,要一直不能灭,表示香火不断。如今,人们都聪明了,已不再用原来的短香,而是直接用能烧两三天的盘香,点上一次就不用再管了。去世不超过三年的亲人,还要在家谱旁边另外设一个桌子,表示他(她)刚去世还不能上桌。村里一般人家都还供奉着信奉的神灵,有的甚至十几个,像我们在家时间不长,有的根本记不住神灵的称呼了。老人们祭祀完祖先,便挨个神灵位前烧伤几张纸钱,放上水果、糕点等贡品。

从那时起,每天家里人吃什么,都要在吃饭前,先在家谱前举一下,让先祖们分享过年的食品;从那时起,大人小孩说话不能乱说话,要多说吉利的话,防止话多有失;从那时起,人们不再扫屋子、不再动针线,享受过年的轻松愉悦;从那时起,人们不能打喷嚏,因为喷嚏的“阿嚏”有“我去”的谐音,这样会被祖先们收去。

除夕之夜,吃过晚饭后,还要再烧一遍纸钱,仍然是祈祷先祖们保佑后人发财、平安、健康。有的家里,还在自家院子外的墙边,点上一排排的香,称之为“路香”,表示家人外出时平平安安。

大年初一一大早,给先祖们上过饺子贡后,便开始给先祖们磕头拜年。

初二,是送先祖们回去的日子。像我们那个家族是相对较大的,如今还有整个家族的家谱,一般在本家一处空闲房子内悬挂,本家族的人们轮流值班,负责收集资、买纸钱、买鞭炮、给大家谱上贡等。一大早,吃过饺子后。家里的男性们,便带上纸钱、鞭炮、家谱前的香,到悬挂家谱处,与本家族的人们相约在一起,举行隆重的送先祖仪式。整个胡同里,都是本家族的人,人们一边走着,一边摆放、燃放鞭炮,一路有说有笑,到祖坟送先祖。我们的祖坟是一个直径足有十来米的坟头,家家户户把自家带来的纸钱纷纷放到祖坟处,有人点燃纸钱,有人燃放鞭炮,其他人则虔诚地冲祖坟下跪。每年那一跪,家族之间浓浓的亲情,惹人眼热。

家族大了,坟不可能在一处,家家户户又有自家的坟地。本家族的人们,仍向给祖坟那样,将自己带来的纸钱分发给各个坟头,每个坟头上都是集合了各家各户、各色各样的纸钱,家族的团结也就在这里体现了。各家带来自家的鞭炮,好动的年轻人们,便争先恐后地放着鞭炮,整个一上午,家乡上空此起彼伏地响着震天的鞭炮声。

炮放完了,祭祀活动也就结束了。当年去世的,要在送走先祖,悬挂家谱前,写上故去人的名字。家谱一年只能打开一次,就是过年时。 如今,因为治理环境,加上放鞭炮出事的较多,各地纷纷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,过年也不许放鞭炮了。年味也就越来越淡了,那些场景也成了记忆了。

老家的年俗之二:年饭

说起年饭,可以说这些年变化得已经没有规矩了,如今人性化更强了,喝粥、吃米饭、涮羊肉等等,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。可是,在我还没出来前,年饭可是规矩多多的。说年俗呢,那我就把我记忆中的年饭念叨念叨吧。说是年饭不那么教条了,但大部分还是原来的规矩。

原来,准备过年,一进腊月,家家户户便忙碌起来。杀猪、蒸干粮、做豆腐,你帮我我帮你,忙得不亦乐乎。如今生活条件好了,物质极大丰富了,春节期间,超市农村也很普及了,商店、集市也不关门,想买什么都能买到,而且新鲜不贵,所以如今人们再也不提前做这些准备了。

一般二十九下午,一家人要把初一、初二包饺子需要的馅都要弄出来。原来主要靠大白菜,所以那时连肉带菜,要剁一下午。如今,卖肉的都给绞好了,菜也是韭菜、茴香等等换着样地吃,所以剁馅这个大任务也就不存在了。原来,二十九下午,自己家还要炒花生、瓜子,如今在外面买一点都不贵。这样一来,年前繁琐的准备工作也就免除了。

三十中午,家家户户仍保留着吃大锅菜的习俗,不过如今,家家户户都要炒上几个可口的菜肴,原来这些是没有的,能吃上肉多点的大锅菜就不错了。下午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沏上茶水,打开电视,有和面的、有调馅的,有擀皮的、有包的,有说有笑,包饺子“工程”便开始了。家里如果人多,老人们便坐在一边,幸福地听孩子们聊天,帮大家倒水,不再干活。三十下午包的饺子是除夕夜和初一早起吃的。我们家人比较多,一般包完后,还要到本家族其他家里,帮人少的家庭包一会儿。包饺子时,要多和点面,留出来要擀面条,切得宽宽的,这叫宽心面,意思是,吃了宽心面,心胸不再狭窄,那样会一年快快乐乐。除夕夜,一家人就吃宽心面、水饺混到一起的饭。初一早起,拜完年回来,一家人再围坐在一起,吃着水饺,吃了初一的饺子,就长一岁了。

初一中午,吃饭就相对自由了。把头天剩的饭收拾收拾,有的蒸点米饭,有的支起涮锅涮起羊肉来,有的干脆熬点小米粥,五花八门,随着自己的心愿吃点可口的饭菜。初一下午,仍然是包饺子,这个饺子是初二早起吃的。晚上,自然也不再讲究,随便弄点什么饭吃就行了。由于除夕夜看晚会、聚会一般睡得晚,初一早起拜年又起得早,初一晚上一般也就早早入睡了。

初二早起,全家人仍要围坐在一起吃水饺。吃过这水饺,送走先祖,年也就算过去了。

老家的年俗之三:团聚

团聚是过年最大的特点。一年到头,家里人忙忙碌碌,很难聚到一起,年就把家人聚到了一起。老祖宗发明年太有意义了,平时再忙,过年回家,成为国人的习惯。春运之所以车票紧张、人满为患,我想这和中国人对团聚的重视有关。如今,人们外出打工、上学、就业的多了,老家维系着一个个到外乡的人们,他们身在外地,心却在老家,对老家的山山水水、一草一木却是魂牵梦绕。

我们哥四个三个在省城,平时很难聚到一起,除非特殊情况,过年是一定要回老家的。回去与家人、与族人们聊聊、聚聚是每年最幸福的事。每年三十中午,我们一家人都要拿起酒杯,祝福老人、孩子们一年安康。经常在酒桌上,我们被那动情的场面感动得热泪盈眶。儿媳给婆婆一句温暖的问候、儿子对父亲一句体贴的话语、兄弟间默默地举杯、妯娌间调侃的玩笑、夫妻间默契的眼神、孙辈对祖辈甜甜的祝福,会把家的气氛营造得浓浓的、暖暖的,一家人心里热热的。

与族人们的聚会,也是我们家过年时很有特点的活动。从我记事起,我们血缘较近的几家,就保持着除夕之夜成年男性聚会的习俗。聚会要到辈分最大、年龄最大的那家(不分男女),我奶奶89岁去世,所以我一记事,我们几家就在我家聚会。那时,家家条件都不太好,承办酒席的准备好酒,准备点菜,其他人从自家带点做好的菜,吃过年三十的晚饭后,凑到一起,酒席就算准备好了。坐在一起,聊聊天,讲讲天南海北的故事,气氛暖融融的,一家人的感觉更加强烈。后来条件好了,主人家一般不再准备酒,只张罗菜,其他人要带上一瓶拿得出手的酒,聚到一起。像我们哥几个,在外面上班,一般要带上至少三瓶好酒,这几年,几家聚会,基本上都是喝我们带去的酒。

老家的年俗之四:拜年

拜年是过年的重要活动。在城市里,拜年无非是拱手祝福,说上一句“给您拜年了!”可在我们老家,拜年还真得动真格的——下跪。我们老家拜年是很郑重的事,而且规矩很严格。

拜年要冲北方拜,念叨着称呼,如给舅舅拜年,就要喊:“舅舅,给您拜年了!”之所以不让冲着人拜年,是因为谢孝(亲人故去后,答谢亲戚)时才冲着人下跪。小孩们有的不懂,扑通扑通地冲着人下跪,会招来家长的一顿数落。女性只在婆家拜年,在娘家不论结婚与否,都不用拜年。男性从小就要拜年,不仅仅给长辈拜年,给同辈比自己大的都要拜。当年有亲人故去的,不用出去拜年,家里不放鞭炮,不贴对联,表示心情沉重。

我们老家拜年仪式是在初一早起开始。初一一般六点以前,就要起来。起来后,全家人(不包括未出嫁的女性)要冲着家谱给先祖拜年。而后子女们给父母一一拜年,然后兄弟姊妹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,小的给兄长、嫂子、姐姐一一拜年。自家人拜完后,要集中到血缘相对较近的长辈那里集合。到那里,也是先给家谱拜年,然后依辈分、长幼顺序再拜。这时候,家里就会热闹非凡,嫂子给小叔子开玩笑,妯娌之间互相监督,谁要是跪得不扎实,便会有人硬摁着他(她)下跪。人全后,男女各一队,便一起去家族里有家谱(有父母时,家谱只挂在父母处,父母不在后,弟兄们再分别供奉家谱)的家里拜年,不论人家辈分大小,每家都要走到,先是冲家谱拜(到谁家,在家的人要陪着一起给家谱下跪),然后再根据辈分、年龄向在家的人拜年。整个家族走完,要两个多小时。最后,人们还要集合到总家谱处,烧点纸钱,磕个头,给老祖宗拜年。

有的亲戚就在本村,有的血缘相对较远,初一上午便去给这些亲戚拜年。初二早起送完先祖后,便开始窜亲戚拜年了。城市里,初二给丈人家拜年,在我们那里,初二是给姥姥、舅舅拜年的日子,孩子稍大点,都要在初二去给姥姥、舅舅拜年。给老丈人家拜年,一般是初四或初六(为了兄弟姊妹凑到一起,可以有个调整的时间),其他亲戚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了。原来,给亲戚拜年可是个大工程,骑着自行车走好几天,到哪一家都要在那里吃饭。而如今摩托车、汽车在农村也普及了,走亲戚一般一天就走完了。

拜年将家族的心拉得更近,尤其是本家族里,有的有些小矛盾,家族里便有热心人牵线,这边给小辈说去给长辈拜个年,那边给做长辈的说,人家来拜年时,要热情相待,一个头磕下去,双方的积怨便烟消云散了。

我感觉,这拜年的风俗挺好,年的味道因为拜年才更浓,亲人间、家族里、亲戚间,因为拜年,走得更近了。如果不再拜年,亲戚间走动会减少,家族里远近不好分。这个风俗,我再说一遍,挺好!

老家的年俗之五:打囤

在老家,农历正月廿五日家家户户都要打囤。小时候只知道这天是打囤的日子,如今查了查才知道,这天也叫“填仓节”“天仓节”是民间象征来年五谷丰登的节日之一。

小时候,记得二十五一大早,父亲已经在院里用铁锹均匀地把草木灰围成几个圆圈,中间打上叉,象征着存粮食的囤,圆圈外画上梯子形状的长方格子,象征着粮仓的梯子和出(储)粮口,圆圈中间用几块砖分别压上玉米、小麦、谷子、豆类等农作物,这些称为打囤。

院子里一般要画出三四个囤,根据院子大小,有大有小,总之把院子里必要的通道让出就行了。砖块旁免不了有散落在外的粮食,勤快的小鸡在砖块旁会啄个不停,小院里呈现出一幅和谐温馨的农家画面,没在农村待过的,永远没有那种特殊的感受。小孩们好奇心强,总想闹清砖头下压的是啥,大人们便说,砖头不能打开,打开了会害瞎眼睛,小孩们便乖乖的不敢轻易动了。到了晚上,砖块上,点上蜡烛,家里的老人像过年时那样,还要点上烧纸,祈福来年农作物丰收。至于这算供奉的哪路神仙,就不太明白了。也许就是上天吧,上天可以主宰一切。点点烧纸,也算是满足老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和心灵寄托了。如今,也记不清啥时就把囤清扫了,那时风多,可能春风吹来,被草木灰画成的囤也就随风散去了。

正月二十五打囤,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。“填仓节”因“填”与“天”谐音亦称为“天仓节”。民间有老天仓和小天仓之分。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,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,是民间的传统节日,有的说是为祭星之日,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。在华北农村还流传这样一句谚语:“填仓填仓,小米干饭杂面汤。”这天要吃得喷喷的小米饭,细丝滑韧的杂面汤,庆贺节日。

据民间传说,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,颗粒不收,连年饥荒,穷人冻饿而死无数。给皇家看粮的仓官看百姓饿死,自作主张,开仓济民,救了一方灾民。但他不好交差,就在正月廿五日这天放火烧仓,连同自己烧死。后人为了纪念这个无名氏仓官,每到这一天,就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填仓,以示对仓官的怀念。这个传说,也为打囤增添了更多情感成分,也说明了谁对老百姓好,老百姓就会感恩谁的道理。这样,填仓佳话就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来。

现在这些习俗已经基本消失,老家基本也没人再打囤了。但填仓佳话却世世代代流传下来,提醒人们马上出正月了,春天来了,万物复苏。从这天起,清仓扫囤,晾晒种子,春耕该开始了!


记者:王宇

编辑:李凤智

审核:张旭 赵勃阳

监制:戴俊峰

推荐阅读
热度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