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散文)老爸老妈的中秋节

(散文)老爸老妈的中秋节

作者 王文军(枣强)

“谁来电话了?”“三妮!”“快快快,免提免提!”“妈,这次我给你一共寄了六样东西,太沉,到时让我姐帮你去取快递!还有我又换了新房子,顺便给你们选了几件合用的家具,到时候发过去,过几天就到了!”“好好好!太好了!.......”

临近中秋节的周日,我去看望爸妈,正好赶上外地工作的三妹来电话,看到爸妈禁不住眉开眼笑格外开心的样子,我被他们满满的幸福感所感染。放下电话,老爸老妈的快乐溢于言表,“真好,看来咱可是真没白供孩子上学呀!”“咱这孩子们也给咱争气!”“咱没摸着(摸着:方言,即没条件,没机会)上学,没摸着上班,咱孩子们都上出学来了,都有个好班上!” 中午,我和妈妈一边包饺子,一边拉家常。这时候,姐姐打来电话:“妈,我这个月升任业务总管了,节假日单位会比平时更忙,过完中秋我再回去。给你们打了3000块钱,买点好吃的吧!”“这么些个钱哪花得了!哈哈-----别打了别打了!俺们有钱哩!……”

老爸老妈的这份格外开心是有原因的,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,今年都70多岁。爸爸少年时代爷爷就去世了,奶奶一个小脚老太太拉扯四个均未成年的孩子,艰难程度难以想象。小学四年级后老爸就被迫辍学了。白天挣多半份工分儿,(年幼体弱不能和大人一样挣10分)为了能填饱肚子,他午休时间帮生产队卖梨,晚上加班儿给几十里地以外的村办企业做简单的木工活。

老妈的少年时期,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,因为姥爷姥娘常年有病,使本来贫苦的家境雪上加霜。勉强硬撑上到五年级,因为再也交不起2角钱的考务费,成绩优异的妈妈不得不放弃当时人人都很向往的初中学业。妈妈因为身材瘦小,年龄也小,根本不能跟大人挣工分,她就天天披星戴月蹚水过河到处去拔草,交到生产队换取工分。50斤草计10分,妈妈几乎每天都能拔100多斤草。

苦难的童年磨练了爸妈勤劳刚毅的性格,再苦不叫苦,再累不叫累,不攀不比,勇敢面对。在他们的努力下,总算一家人不再挨饿了,也不再欠生产队的钱了。那个年代别说过八月十五吃月饼,大饼都吃不上,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。老爸告诉我,直到1968年,18岁的他才第一次吃到月饼,更确切一点,是吃到了四分之一块月饼。

后来,爸爸靠一辆自行车走南闯北,远处到过黑龙江,近处跑遍了河南山东,为队里的企业推销产品。揣着奶奶贴的高粱饼子,带着一口小铁锅,渴了到浇地的人家处接井水,有时到山下接泉水。晚上睡大车店,有时就和队里农场值班的人就和一宿,靠这种敢闯敢拼的韧劲儿为队里的企业打开了销路,不仅使队里三年连续亏损转为盈利,还创造了很可观的效益。村里打了机井,不再靠天吃饭,全村人的温饱问题也得到解决。老爸一人骑自行车跑千万里为集体推销产品的先进事迹,登上了报纸。因为爸爸的努力,终于让全家人在中秋节吃到了香甜的月饼。

80年代初期,村里流行一句话,“冷也受,热也受,熬到八月十五吃炖肉!”万分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,靠爸爸妈妈的奋斗,80年代中期,我家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。那时过中秋节,我家买几斤月饼吃炖肉已经不再是问题。吃过太多苦的爸妈依然生活很节俭,舍不得买新衣服,买新家具、新电器,老爸甚至没有沾染一点抽烟喝酒的恶习。但是有一项开支他们都格外大方,我们姊妹几个的印象里,一般我们需要多少钱生活费学费啥的,老爸都是习惯性给两倍。

感谢国家政策扶持,老爸自己经营了一个小型加工厂,为了搞好经营,爸爸除了新疆、西藏、台湾没去,足迹几乎遍布全国各地。小学四年级文化程度的他究竟吃过多少没文化的苦,只有他自己最清楚。他自己不断学习的同时,更是对我们姊妹几个的学业格外上心。从上小学开始,爸爸为了让我们能接受更好的教育,就曾经舍近求远,把我们送到教学质量更好的学校。我们也谨记爸妈的教诲,好好学习。 90年代的中秋节,老爸老妈是格外繁忙的。家里的副业要搞好,地里要收秋,中秋节学校放假,我们都上的寄宿制学校,需要回家拿学费生活费,准备换季的衣物等,弟弟年幼,我记忆中那段日子,从来不知道爸妈啥时候就起床,啥时候才能休息。

随着新世纪的到来,我们相继读完了初中。姐姐上了大专,我上了师范,妹妹考上了重点大学的名牌专业,学制五年。可就在这时,家里的副业被时代所淘汰,因为爸妈没文化,企业转型遇到了瓶颈,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姊妹几个昂贵的学费。“说啥也得供孩子上好学!”这是爸妈共同的愿望。为了筹学费,爸妈又开始想尽一切办法,努力干活,供我们上学。我想,那段日子的中秋节,爸妈在我们放假前,为给我们筹学费,有多少个不眠的夜晚在想多挣钱的路子,究竟有多少次起早贪黑的辛勤劳动,估计他们自己也不记得了。

我们终于都相继毕业了。参加工作后,我们也牢记爸妈的训诫,不断学习,好好工作,不攀不比,努力做好自己能做好的事情。后来我们姊妹几个帮老爸老妈把老房子翻新,盖了村里第一个二层小楼房,过节给爸妈买好吃的,早已不再是问题。 我习惯性“检查”爸妈的冰箱和柜厨,“奶粉还有半桶,干果有半箱,桃子苹果有,下次来点别的…….,点心类桃酥不多了,海参大虾还没舍得吃完,猪肉不多了,鱼还有一条,可以再来只鸡……” “爷爷——!奶奶——!”弟弟带着侄子侄女回来了,“姐,你啥时候到的?今年中秋节咱到外边去吃吧,我订好了饭店了!”小弟说着就往屋里走,“爸,妈,我发现新开了一家饭店,招牌菜挺不错的,我姐他们来了咱都去饭店吃,能在一起多说说话,咱就不在家做饭了!”“好好,咱们一起去!”“哈哈,孩子大了是真好啊!”“赶上这好时代孩子们都好了,咱也跟着好了!”“现在这日子可真是享福哩!”

今年的中秋节,面对圆圆的明月,一家人团团圆圆,老爸老妈格外开心。是啊,无论什么样的生活,因为有梦想就会变得色彩斑斓,我们一起圆了爸妈一辈子的梦想。我不禁想起了儿子大一入学前对着我许下的愿望,“我争取早日保研成功!”每代人都会对下一代有一个美好的期许,好的家风,好的传统代代相传,家的期许就实现了。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,时代在向前进步,家家的梦都圆了,国的梦也就圆了……


记者:王宇

编辑:杨瑞仙

审核:张旭    赵勃阳

监制:戴俊峰

推荐阅读
热度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