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特色旅游 擘画秀美乡村

村居别致静雅,道路干净整洁,庭院花繁、菜圃葱茏,平畴苗壮、山林苍翠……昔日残垣断壁、杂草丛生、污水横流的旧貌,变成了如今形态各异、布局合理、弥漫着现代气息又充满乡愁乡味的新颜。

民族要振兴,乡村必先行。乡村,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田野,是一块奋斗耕耘的天地。“中国在改变乡村,乡村也在改变中国。”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,一幅幅产业兴、农民富、乡村美的画卷正在铺展开来。甘肃省陇西县文峰镇桦林村位于文峰镇南部二阴山区,植被茂盛、水资源丰富,近年来,依托国家乡村振兴的好政策,村上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,每位村民都参与其中,享受着乡村振兴带来的美好新生活。

“乐业安居何处?笑看万丈人家”。桦林村凭借优质的生态资源和山水资源,充分挖掘符合新时代要求又独具桦林“山水”特色的乡村文化,全面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积极培育乡村特色旅游产业,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全村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,农村生活品质有效改善,人民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明显提升,实现了由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到全省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、国家森林乡村、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华丽蝶变。

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执着,做乡村振兴的引领者。坚持以“党建引领、旅游强村、产业富民”为目标,通过采取“党支部+龙头企业+农户”的产业发展带动模式,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,引进桦林雪原农庄,特色乡村农家乐成为助推全村旅游产业的引擎;引进桦林以谷酒庄,不断强化酿酒工艺、酒窖、酒文化展示及品牌宣传,产品供不应求;引进国企润通饮品公司运行桦林山泉水厂,优化桦林山泉产品结构,不断扩大生产规模,助推集体经济快速发展;引进青谷家农牧有限公司,加工生产特色醪糟农特产品,丰富农特产品种类;引进栖谷农庄,打造特色网红户外休闲基地,优化乡村旅游体验,通过内引外联,在不断丰富全村旅游产品、延长产业链条的同时,转移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就业,凝聚带动合力,有效增加群众收入,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6万元以上。

以“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的担当,做乡村振兴的保障者。乡村振兴,规划先行,立足一心(桦林生态旅游服务中心)、两廊(生态桦林风情廊、韵彩桦林休闲廊)、三片区(生态涵养度假片区、林果休闲游乐片区、红色记忆教育片区)旅游区总体布局,充分挖掘“春季赏花、夏季避暑、秋季采摘、冬季赏雪”的四季美景,编制了“多规合一”实用性《桦林村村庄规划》。紧盯全村基础设施短板,从老百姓关心的水、电、路、房、网等入手,硬化村社道路7条12公里,把村主干道打造成了全省“四好农村公路”。实施易地搬迁和生态避险搬迁37户。先后争取资金1349万元,修建游客服务中心、停车场、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。投入900万元,实施了小流域治理工程,在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同时,乡村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得到增强,乡村振兴基础得到有效保障。

以“但愿苍生俱饱暖”的胸襟,做乡村振兴的凝聚者。通过突出“乡村·记忆”主题,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为契机,着力转变村民道德素养,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。建成汇聚展示当地农耕、农村、民俗文化为一体占地1000平方米的民俗文化广场;建成设有移风易俗宣传栏,村规民约宣传栏、议事厅等文化娱施,占地1000平方米的桦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,让村民当主角,强化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,引导群众从“要我做”,变成“我要做”,把立家规、传家训、树家风放在移风易俗的关键位置,引导村民遵德守礼、良言善行,规范言行举止,每家每户时时提醒家庭的每一个成员,从而一代影响一代,一代成就一代,以良好的家规家风,形成全村和谐良好的风气,乡村治理成效显著。

“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”。乡村建设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,承载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和农民群众的美好期待。通过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的培育,深入推进乡村治理,桦林村抢抓乡村振兴的有利时机,继续坚持把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、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,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、生态宜居环境美、乡土特色风貌美、业兴民富生活美、人文和谐风尚美的建设目标,努力让当地群众“搭上旅游车、吃上旅游饭,挣上旅游钱”。 围绕“乡土、乡愁、乡情”这一特色,持续做好做活“绿色、红色、古色”文章,着力激发“旅游+”效应,努力构建“望得见青山绿水、听得清鸟鸣莺啼、留得住乡音乡愁、记得住红色历史、闻得到油菜飘香”的乡村旅游新格局,共赏新时代山乡巨变的美丽画卷。


来源:共产党员网

编辑:王海洋

审核:张旭  赵勃阳

监制:戴俊峰

推荐阅读
热度新闻